为贯彻落实“双一流”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,充分调动全校资源,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,提升教师培育成果,现组织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卓越创新人才培育工程申报工作。本指南面向我校中西医结合学科依托单位,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目标、标志性成果为导向,充分发挥学科成员主动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。
一、项目类别与申报要求
本次项目申报共分为3个类别。
1.卓越创新人才培育基金(A类项目)
该项目以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目标,支持本学科优秀科研人才开展创新研究。拟支持1-2项,每个项目拟资助15万元,实施期3年。
申报条件:申报人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,年龄不超过40周岁(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出生)。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或以上,并以主要通讯作者/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杂志发表原创研究成果3篇及以上。
2.卓识创新人才培育基金(B类项目)
该项目以培养国家级青年人才为目标,拟支持1-2项,每个项目资助8万元,实施期3年。
申报条件: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,年龄不超过38周岁(1987年1月1日(含)以后出生),优先支持35周岁左右优秀申报人。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或以上,并以主要通讯作者/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杂志发表原创研究成果2篇及以上。
3.卓学创新人才培育基金(C类项目)
该项目以培育高水平基础与转化研究后备人才为目标,重点支持处于科研工作起步阶段的青年人才。每个项目拟资助2-3万元,实施期3年。
申报条件: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,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(1990年1月1日(含)以后出生),未主持过市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。
二、申报方向
本次申报分为如下方向,申请人可根据具体研究内容自行拟定题目申报。
(一)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内涵解析研究
中医经典理论现代化阐释及证候生物标志物挖掘
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生物内环境稳态机制
(二)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优势病种研究
中西医结合防治优势病种临床实践指南/共识制定
中西医结合防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方案优化
(三)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研究
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
针灸、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对重大疾病的调控机制
(四)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和平台的建立与应用
中西医结合大数据云平台建设
AI赋能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转化研究
三、申报要求
1.每位申报人限申报1项。前期已获本专项资助的申报人不得再次申报同类别项目。
2.申报项目不得与校标志性人才培育项目、校“揭榜挂帅”项目、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“揭榜挂帅”项目、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项目、其他优势学科开放课题等已立项项目研究内容重复。
3.申请人统一填写附件1、附件2,并于7月4日15:00前将电子材料以“姓名+申报类别+项目名称”重命名(附件1 PDF版、附件2 Word版)打包发送至联系人邮箱。
四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刘孟敏 邮箱:829004@njucm.edu.cn
地点:Betway必威App体育教学科研办公室(丰盛楼114-2)
附件1 申报书模板.doc
附件2 申报汇总表.docx
Betway必威App体育
2025年6月30日